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首义路街道长湖社区是典型的敞开型城市老旧社区,由南村、北村两个片区组成,2020年,南村片区率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1年北村片区改造也相继完成。改造后的小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得到优化完善,小区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改造成果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为了巩固旧改成果,破解老旧小区长效治理难题,长湖社区党委充分挖掘群众背后的力量,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机制融合,搭建共建联盟,缔造“我们”工程,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走出了一条党建融合共治的老旧小区环境治理新路径。长湖社区老旧小区治理“四心”工作法获评武汉市优秀城乡社区工作法。
,时长01:17
▲ 社区议事厅——引进物业事宜,居民代表、辖区骨干沟通会
▲社区议事厅——社区和共建单位协商议事会
▲社区议事厅——美好长湖共同缔造议事会
▲社区议事厅——社区推进旧改项目工作多方协调会
居民群众的力量是实现老旧小区长效治理的根基,也是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核心要素,而搭建符合社区实情、贴合居民需求、能够良性运转的居民协商议事平台是解决以上治理难题的关键手段。长湖社区探索搭建“三级”议事阵地,建立了“五步”议事流程,拓宽多元参与的议事渠道,议事阵地向网格楼栋延伸,向群众身边扎根,让群众的声音被倾听、被尊重、被接纳。
“现在有了身边的议事阵地,居民选出议事代表,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议论,有了矛盾大家共同化解,结果大家共同监督,我干得也有劲,居民也愿意参加进来。”搭建“三级”议事阵地,有效规范了议事流程,同时也拥有了不同的居民议事代表,可以帮助居民解决身边的烦心事糟心事。
“哎呀!太开心啦,这次社区彻底解决了让我闹心的下水道堵塞问题!”家住长湖社区首义小区20栋的居民喜笑颜开。“20栋背后下水管堵塞好多天,污水流到家门口,请求社区帮忙解决。”网格员收到信息后立刻到现场查看并向水务局排水所打报告,申请对首义小区20栋下水道进行维修改造。由于管道堵塞原因复杂,牵涉到下水管网改道问题,为彻底有效解决小区居民闹心的现实难题,长湖社区党总支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和20栋的居民议事代表,在社区议事厅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协调,共同出谋划策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最终敲定方案,达成共识,彻底解决了小区下水道多年堵塞“疾患”。
▲共同缔造美好长湖“追红色记忆,忆初心使命”社区和共建单位联合开展党员学习活动
▲安全守护美好长湖——共同缔造平安家园活动
▲社区和省民盟共建“民盟同心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当时旧改是大家一起“改”的,现在管理也应该是大家一起“管”,社区整合党员群众、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各方合力,创新搭建了党建联盟、文化联盟、服务联盟三个共建联盟,将优质资源与社区治理相融合,形成共治支撑力。
党建联盟抓聚合、文化联盟树品牌、服务联盟更专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社区的下沉共建单位,也是党建联盟其中一员,该单位主动利用自身专业资源,针对长湖社区个体商户繁多这一特点,创办了“一对一便商服务队”。下沉党员结对为辖区的200余家大小商户量身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开展政策咨询解答、经营疑难问题帮扶等服务。区城管执法局综合服务站也在社区成立了“城心帮你忙帮帮团”,协助社区处理网格内的邻里矛盾;湖北民盟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成立了“民盟同心服务站”,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化指导以及多渠道的社会资源。
▲美好长湖共同缔造——“未来地下城”讲座
▲共同缔造美好长湖——家门口的社区共享书屋
▲共同缔造美好长湖系列活动——学习强国“学习小站”揭牌仪式
2015年,长湖社区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契机,将原有的长湖社区书屋打造成“长湖书社”,由于缺乏长效的运营管理和持续的资源投入,书屋被闲置。随着共同缔造理念走向深入,社区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共治机制,凝聚多元力量,汇集群众智慧,改造被闲置的书屋。联合下沉单位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将书屋重启改造纳入共建清单之中,出资2万余元打造升级室内硬件,捐赠2000余册8大类新书。
下沉党员、居民骨干和辖区阅读爱好者全程参与书屋的规划布置、书籍的登记造册、维护管理。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书屋的阵地功能,建立了街道首个“学习小站”;与首义路小学共建“第二课堂”;关注“流动花朵”,提供陪伴陪读、课后托管服务等;开设美好长湖共同缔造系列直播、“润学堂”、红色讲堂、二代表一委员议事会、新就业群体蜂巢加油站等共享服务活动,将书屋打造成集阅读、培训、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共享阵地。
▲“我们的精神”志愿服务队
▲ “我们的榜样”志愿服务队
▲“我们的家园”安全守护志愿服务队
▲辛亥革命后羿熊永铸老师在社区新时达文明实践站为大家讲解历史文化故事
▲“我们的榜样”——党员骨干邓伍泉
让每一个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除了组织的引领、机制的牵引、文化的感召,还需要丰富的载体。社区积极缔造“我们”工程,将共同体意识深入到社区治理的每个环节。
缔造“我们的榜样”,深挖首义人文精神内涵,挖掘身边好人典型,发挥榜样带动力量。熊永铸是长湖社区居民,现任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理事、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联合支部书记、他是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的孙子、同时也是社区文化联盟的领头人和社区文明大使。他经常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致力于弘扬、传承辛亥首义精神,开展主讲党课10余场,带动了社区党员群众一起讲述辛亥革命历史、赓续传承红色精神。
缔造“我们的精神”,传承首义文化,持续打造社区“润出色、治出彩”的文化品牌,将“春风化雨沁心田,育人育德润无声”的品牌理念与“共同缔造”有效融合,以社区文化为感召,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润文化”展现的是首义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传递的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社区改造升级文化阵地,搭建文化联盟和服务联盟,丰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公共服务功能,设立了长湖共享书屋、青少年托管屋、长湖润心课堂、社区红色讲堂、社区教育学校;同时吸纳下沉党员、群众骨干、专业导师组建文化引领服务团队。
缔造“我们的时尚”,打造社区志愿服务本土化2.0版,培育了亲情助老、红心闪烁、劳动光荣、安全守护、老有所依、家事调解、未来之星、文明大使等八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涵盖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有效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力,增强了志愿服务参与度。杨师傅是亲情组老维修服务队的领队,也是社区门栋长,退休后在辖区开设了一间水电维修店,热心快肠的他经常帮社区居民维修水电。社区在缔造“我们”工程中,将辖区内有维修手艺和奉献热情的居民聚合到一起,组建起了服务队伍,推选杨师傅作为团队领袖,通过义务、低偿、有偿等形式的服务,让这些退休能人在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
缔造“我们的家园”,社区依托“大党委”,充分发挥下沉单位、辖区单位的共治作用,用好用活共治资源,从院落卫生整治,到背街小巷治理,从停车位的划定,到人防技防设施的完善,从小区便民设施的配套,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发动党员群众、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缔造”,共建美好家园。社区党员骨干、群众领袖邓伍泉热爱公益和志愿服务事业,每次社区的治安巡逻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没有一句怨言,他为社区居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共同缔造理念的推动下,社区通过党建融合共治,让居民主体地位回归,居民的个体生活与社区事务产生紧密联系,让居民在参与社区融合共治的过程中找到价值认同,找回主体地位;让共治内生动力释放,将主人翁意识培养与社区治理相融合,形成共治内生动力,社区治理共同体意识逐步放大、逐渐增强。社区实现了由“我”向“我们”的转变,共建美好家园的队伍不断扩大、共管力量不断扩充、共治效能不断提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