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在路上——揭秘武昌贡院(三)

乡试年的上半年甚至更早,乡试的各项筹备工作就已开始。其中,关于考官和考务人员的确定是一项上至朝廷、下至省、府、县各级齐参与的工作。乡试前的一两个月,50余名考官和千余名考务工作人员就已从驻地向着省城武昌进发。

朝廷钦派的主考官在路上

主考官负责出考题,评阅由同考官初审后推荐的佳卷,确定最终录取名单。乡试主考官除京城顺天府一正两副或三副外,其他行省一律一正一副。

明前期,主考官由各省负责推举官学现任教官担任,明中期以后,开始由朝廷选派京官。清初主考官进士、举人、贡生出身者并用,朝廷根据各省文化水平、考生数量的差异,派遣不同级别的主考官。顺治八年(1651年)题准:派往湖广的正主考为翰林官(从四品)、副主考为给事中(正五品),这是当时最高级别的正主考和仅次于顺天、江南两地翰林官级别的副主考,几乎就是主考官顶配了。

从清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主考官由选任变成从进士出身的京官中考选,称考试试差。考试钦命三道题,分别为《四书》《五经》《诗》题各一道,一天之内考完。因派往云、贵两省的主考姓名于四月下旬就公布,试差考试应在农历四月就已开始,也有在五月举行的。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五月,林则徐在正大光明殿参加了一次主考官选拔考试,他凌晨三点即到宫门外接答题卷,凌晨四点下发考题,一直考到下午五六点钟才交卷。当日参加考试的共209人,最后能够被录用为乡试主考官的最多29人。

朝廷根据各省距京城远近从四月下旬到七月上旬分期公布派往各省的正副考官姓名,主考官一经任命,五日内必须起程,不得在京逗遛。六月上旬公布派往湖北的考官,从京城到武昌差不多要用50天。湖北主考官路费每人500两银子,启程时朝廷先每人预支200两,其余在考官事毕返程时由湖北督抚从公项列支。考官一路上不得闲游交际,到省入闱前所寓公馆都要打上督抚封条,馆外有专人看守巡逻。

省内选派的考务官在路上

同考官

同考官担任具体阅卷工作,主要是答题卷初审初判和筛选,因分房阅卷,又称“房官”。同考官虽由地方选用,朝廷也相当重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口谕:“夫衡文之柄,虽专在主考,而分房阅荐必须藻鉴精明,方不致有鱼目之混……所有各省同考官,令该督抚等慎重遴选,精加考试,择其年壮学优者共襄试事,以副抡才大典。”

清初同考官由各省督抚从本省地方官中选派,也可从邻省科甲出身的推官、知县、教官中选派。乾隆年间清廷明确规定各省同考官从省内科甲出身的州县内考选:“该督抚调取由进士、举人出身之州县官,其同知、通判内有学问优长者,亦准调取……考试《四书》文一篇,策一道,年壮学优者,准入内帘。”

乾隆十八年(1753年)湖北同考官从11人减为10人,同治九年(1870年)经湖广总督李鸿章上奏调整为12人。

执事官

执事官即除主考、同考之外的考务官员,分别负责监考、调度、试卷收受加密、巡检、供给等事务。清中后期,执事官从推选变为须从科甲或正途出身的地方官员中考选,排名靠前的任同考官,其余任执事官,具体分工要等到考官入闱那天才公布。

据清廷明文规定,清末湖北乡试执事官定额及任职资格如下:监临1名,巡抚担任;提调官、监试官各1名,从省道员或两司中科甲出身者中委充;内监试1名,从道、府或正途出身的同知派用;内收掌1名、外收掌2名,于同知、通判中选充,不必拘定科甲;受卷所3名、弥封所2名、誊录所4名、对读所4名,从所属进士、举人、正途贡生出身的州县官委充。上述定额执事官总数为20人。此外,印卷、巡绰、搜检、供给、督门等执事官无定额,由各省照例酌量委派,另准选医士1名,入场听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湖广乡试执事官总人数42人,明嘉靖七年(1528)湖广乡试执事官已达56人,其中非定额类执事官共28人,比弘治十一年多7人,主要是搜检、巡绰、供应官增加较多。

省内抽派的考务役员在路上

除了考官,还需要一千余名考务役员担任繁杂的具体工作,比如在考场服务考生、在考后完成巨量试卷弥封、誉录、对读工作等。若以1万名考生计算,这批役员大军至少有1200人,主要包括:

1

从正军中选用的号军约500名,将宿于号舍,在考场为考生服务。

2

眷录书手约600名、对读约60名,承担弥封、誉录、对读等具体工作,分别从各府县正身书吏、岁试位列五等的青生中均匀选派。

3

从部队官兵中选用的负责考前搜检、贡院外围巡逻的军役约100人。

4

为考场内外服务的挑水夫、厨夫、清洁工等各种匠役。

眷录书手从省内各府、县中选送,按清廷规定专人解送,入场前五日到省,经查验即封入公所,届期专人送入场。对读生在入场前十日赴提调处齐集点验。号军、巡检军役、各类匠役一般就近就地选用。

各府、县负责“认人”的教官、书役在路上

清廷明文规定,考生进入考场之前,必须经点名认人和搜检两关。各省地方大府派教官3-4名、小府及直隶州派1-2名,带领各学书役2-3名到省城,在考生进场当天到点名处认人。清代湖北辖十府、一直隶州、一直隶厅,共68县(州),这批专门负责“认人”的教官、书役共约200名。

考官及为乡试服务的各路人员都在路上了,考生那边又是什么情况呢?且看下期揭秘。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欢迎读者交流探讨

????本文作者邮箱:377944252@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