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三次,武昌全省第一!

▲优质营商环境助推武昌高质量发展

到账早一天、多省一笔钱,一笔看起来微小的资金到账,对企业发展或许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23年,武昌区召开“携手奋进 共创未来”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2023年7月,位于武昌区的华夏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湖北交投集团、湖北长捷物流,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上进行突破创新。通过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高效协同“楚道云链”平台与“楚道云仓”系统,顺利推动湖北省首笔钢材数字仓单现货质押融资落地,并创新开展数字订单融资业务。借助区块链等技术,企业、仓库、银行等都能掌握货物信息、历史交易等真实数据,进而推动贷款、融资进度,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为此,武昌区持续夯实基础服务效能,积极创新高效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产权保护、法务咨询、上市辅导以及技术创新等各类综合服务。

▲武昌区搭建“政银企”合作沟通服务桥梁

2023年,武昌区为564家小微企业创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社保补贴等共计590余万元。加大企业贷款贴息力度,为95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拨付共179.99万元贴息资金。全年累计为区内企业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7亿元,拨付贷款贴息2.1亿元,补贴社保金3.9亿元,三项资金累计接近10亿元,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企业发展。

2月29日,武昌区2024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在昙华林举办。铁路工程、农业科技、食品等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参会企业带着多类岗位,与求职者现场交流需求。

▲武昌区举行首场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

与此同时,中北路第一高楼长城汇也正在进行优质500强企业、总部型企业的人才招募计划。公开招聘信息中,不乏副总经理、总监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岗位。

围绕企业用工需求、人才需求,武昌区连续多年高频次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才聚武昌”中高端人才邀约面洽会等,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和人才,降低企业人才成本,提升人才引进效率。

▲武昌区为大学生提供人才公寓

人才进得来,更要发展稳。2023年,武昌区人资局的一支支专业队伍,就带着一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定政策和服务走进区内各企业,让人才不出公司就完成职称申报一站式受理。

以营商环境优化为重点,以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为目。精准服务下,全区“人才智库”充实了起来,印证着人才、企业落户发展的安心感。

2023年,武昌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四上”企业超300家,位居武汉市前列。2023年,武昌区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为272家企业引进500余名人才,受理各级别、各专业职称申报数量位列全市各城区第一。

武昌的企业,都有这样一群“零号员工”。他们不占企业岗位、不拿企业薪酬,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及。落户企业起步筹备期间办公场地工位不足,“零号员工”立刻协调资源找来免费办公位用以过渡;业务扩展期资源来源不够,“零号员工”随时跟进情况,快速帮其建立上下游产业链“朋友圈”。

▲“零号员工”为企业解答难题

这群“零号员工”,是由武昌区区级领导带头,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千余名干部共同组成的。从欢迎企业来到武昌的第一条短信开始,“零号员工”将服务前置、身份前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

“零号员工”背后,是全区更大力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助企降本增效。

2023年,国家级试点“无差别综合窗口服务标准化”项目、省级试点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等在武昌区落地落实。武昌区还在全省率先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在武汉市打造首个非工业项目“七证齐发”和“承诺可开工”办理样板,率先试点企业所得税“一键申报”新模式,推行证照联办“一键通”改革,推进营业执照和高频涉企经营许可证变更“一次办”。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截图

“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估考核中,武昌区企业端评价反馈,也位列武汉各区第一,这是外部客观反馈,也是市场主体口碑的体现。”武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让企业在武昌发展感到“处处是沃土”。

▲大成武昌“处处是沃土”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武昌将坚持

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

一项“文化工程”来抓,

全力打造

投资贸易便利、政务服务高效、

经营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高地”,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