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问道青衿志 启“杭”对标锐争先——武昌青锐对标争先实训班圆满结业

“浙”里问道,启“杭”对标。9月21日,为期8天的武昌区青锐对标争先实训班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圆满结业。

本次培训紧扣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主线,对标武昌发展所要、干部迫切所需,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治理”“科技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等主题,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圆桌论坛等方式多维赋能,帮助“武昌青锐”党员们培育前瞻思维、丰富前线观摩、透视前沿产业,同时聚焦前端问题、强化前置思考、汲取前进动力。培训期间,班级编发宣传信息2篇,撰写培训简报4期,开展研讨活动5次、形成小组研讨核心观点摘编3期,完成班级调研报告2篇,发表评论文章28篇。

溯源“之江”:

在思想淬炼中锚定发展方向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党校校长施国宏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勉励参训学员既要端正学风、沉浸式学习杭州发展经验,也要带着问题认真学,深入探究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密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武昌发展难题、谋划转型路径的具体思路。

课堂教学中,学员们怀着“为何而来、来了学什么、回去怎么干”的初心,通过沉浸式、互动式课堂学习,实现了观念破茧、思维蝶变、视野开新。

深学《习近平在浙江》等书籍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从“八八战略”的顶层设计中,探寻浙江产业转型、共同富裕的实践密码,为武昌破解创新驱动与治理难题找准可鉴路径;细研民营经济与营商环境课程,深化对“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理念的认知,明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方向。

聆听杭州市直部门和有关区领导干部的授课,对标杭州市直部门“人民至上”的务实作风,从“商务社区”“免申即享”“小哥公寓”等鲜活案例中,读懂践行初心、服务民生的深层逻辑。

问道启“杭”:

在实地研学中汲取创新动能

通过实地探访调研走进阿里巴巴、新华三、人工智能小镇等前沿阵地,学员们沉浸式感受杭州发展的澎湃活力。

在数字治理场景中,“城市大脑”“数字绿波”“浙里办”等应用,让大家找准武昌夯实数字底座、拓展智慧应用的发力点;在科技创新现场,云深处科技等企业聚焦硬核科技、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的实践,激发学员以“杭铁头”韧劲与“不服周”决心,助力武昌产业高端跃升的奋进热情;在城市规划展览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载体中,杭州兼顾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理念,为武昌绘就“宜居宜业”古城新画卷提供了鲜活参照。

“青”身对标:

在锻长补短中强化知责奋进

以浙江经验为镜,青锐学员们紧扣区委“123”总体工作思路与“三个转型”目标,认真借鉴拱墅区“三位一体”创新资源整合、“浙工新村”原拆原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等做法,深化对“动能转换、城市焕新、社会共治”的思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武昌区与杭州市拱墅区区域比较研究”等核心议题,结合所学所见所感所悟,开展交流研讨,思考形成核心观点156则、精彩论述摘编3期;扎实开展课前酝酿、课堂求解、课下研讨,针对“数字经济产业本地化发展选择”提出“武昌之问”10余个,围绕“科技如何赋能政府新作为”等治理难题群策群力提出建议举措24条,尽显武昌年轻干部“主动干、抢着干、一起干”的青锐风采。

结业式上,实训班班长代表全体学员进行了班级学习总结,4位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感悟;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作结业讲话,并为各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为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知前路淬“青”志,望远山砺“锐”行。此次实训为“武昌青锐”队伍充了电、蓄了能,更搭建了对标先进、破解难题的桥梁。全体学员将把“浙”里杭州经验的“种子”带回武昌传播,以舍我其谁的“青锐”之志,在楚天首区、经济大区、一流城区建设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抬升标杆、建功支点壮阔征程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胜不休,让先进理念在武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以实绩向区委交出满意答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