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火了!
作为2019年度十大新词语的排头兵,
“夜经济”,可不只是吃吃喝喝。
白天摆拍星巴克,
晚上偷刷拼多多,
夜生活
是当代精神小伙的生活仪式感。
有了夜生活才有夜经济,
不论是上元之夜故宫赏灯,
还是西安大唐不夜城,
打卡“虽迟但到”。
而现在,他来了他来了,
武昌区政协委员带着“夜经济”提案走来了!
铁汁萌,
别睡了,起来嗨~
这次真的“奥利给”!
12月24日下午,武昌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政协委员们在大会上纷纷发言,建言献策。其中经济委员组提出要推动武昌夜间经济发展,打造武昌不夜城。
据介绍,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不仅有利于提升武昌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吸引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同时还是城区发展的新赛道,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是武昌经济繁荣度、活跃度、开放度的新标志,是武昌城市精神的引领力、城市的包容力和创造力的新标尺。
委员表示
武昌发展夜间经济有其机遇和条件
武昌文化底蕴深厚,武昌区位于武汉长江主轴右岸中心地带,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此打响,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在此传承延续。不仅有着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设计院所,同时还是荆楚文化窗口、湖北文化高地、武汉文化中心。既有历史文化地标黄鹤楼,又有中国八大重点博物馆之一的湖北省博物馆,还有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更有都府堤红色片区;既有户部巷、得胜桥,又有万里长江第一桥,还有楚河汉街新片区,更有环湖沿江新景观。同时,武昌区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包括夜间经济在内的消费经济、旅游经济正是其优势所在。
委员建议
从四个方面推动武昌夜间经济发展
做好武昌不夜城的顶层设计
做好“文化+”、“旅游+”,明确武昌夜间经济的产业方向、发展业态和发展区域,同时,推动科技、文化、艺术等元素的注入。
重点打造古城片区(包括黄鹤楼片区、首义广场片区、司门口片区、武昌江滩片区等)、中南中北路片区(包括中南片区、洪山广场片区、楚河汉街片区)、滨江商务片区、环东湖片区、环沙湖片区等。
利用好黄鹤楼景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楚河汉街、武昌江滩、司门口、户部巷、昙华林、武汉绿地中心、武商梦时代广场等特色地标。
积极推动24小时超市、24小时书店、体育馆、图书馆、大剧院、小吃街等业态主题发展,创造性地打造若干夜间经济示范区、示范街。
创新夜间经济主体
借鉴相关经验,在全市率先推出夜间区长制,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统一协调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共卫生、环境执法、交通运输、水电、治安、消防等部门。
设立若干“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由不同商业企业的资深从业者担任,协助“夜间区长”丰富夜间文化艺术旅游产品供给、分享创新管理模式等。
创新以“夜间区长”+专业人士组成的“夜间首席执行官”+联动的多部门+公众所构成“夜间经济治理委员会”成为夜间经济的治理主体。
积极培育夜经济要素市场
提升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做好夜间经济+文化、夜间经济+文艺等跨界融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夜间延时开放,支持其夜间开展各种内容主题活动。
加大与腾讯、抖音、斗鱼等公司及平台合作,共同发起内容策划与创作活动,做好“闪耀城市之夜”活动策划,对武昌夜间消费、夜间文化、夜间旅游等方面做全景式的扫描和多种内容形式的呈现。
提供精准政务服务
提供精准政务服务,赋能夜间经济发展。统一协调“五公”,即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公共设施保障。
采取降低准入门槛、分时开放摆卖管制、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鼓励夜间消费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相关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切实协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实际负担,让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
创新精准服务,做好分时段精准管理和服务。在规划区间实行分时段允许商铺出街占道。对夜间经济活动聚集区周边空地,实行分时段停车管理。公共交通分时段延长时间或增开班次,分时段加强特定区域租车服务。
加强夜间经济带来的灯光、噪声、油烟、安全、城管、垃圾等分时段管理。结合“智慧武昌”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夜间经济主体提供动态精准信息和公共平台,减少各市场主体信息成本。
【编辑:蔡婉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