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玻璃幻灯片中的1911——武昌红楼楼顶原本是“蓝色”

古城文明源流长,金戈铁马邑启久

一城一楼总关情,革故鼎新渐变强

近期,“大成武昌”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因武而昌 因变而强─武昌·1800》系列推文。

从典籍、文献、档案、文物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故事,引导市民知武昌、懂武昌、爱武昌。

“典”亮光明

“籍”取力量

增强历史文化自信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武昌实践

使武昌古城不断因变而强

创造新的业绩和辉煌!

▲最早反映的鄂军都督府广场的幻灯片,原为美国“纽约外国使团图书馆”所藏(以下图片皆来自师竹友梅馆)

这张既熟悉又珍贵的“蓝顶红楼”,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彩色红楼”。原属美国“纽约外国使团图书馆”所藏的系列幻灯片之一,后为一位华人在美国纽约小型拍卖会取得,尔后辗转到武昌文物收藏爱好者手里。

▲当今的鄂军都督府,又称辛亥革命博物院北院区(红楼)

“红楼”原本是晚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对比今日鄂军都督府(红楼)可以发现,屋顶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早期其实是蓝青色的,后来重新整修时改成了现在的红色。

▲1911年发生在武昌城的革命新军起义时的各个场景

▲这张照片底部清楚的标注有“革命新军在武昌布防”

▲在美国驻汉口的领事馆门前进行武装布防的美国士兵

武昌起义发生后,枪炮不绝响彻三镇,在武汉的外国领事馆担心局面失控,殃及自己的安全,图为美国士兵在美国驻汉口的领事馆门前进行武装布防。

▲1911年,革命新军在汉口布防枕戈待旦

玻璃幻灯片背面上标注:左边纽约外国使团图书馆收藏的标记;右边私人题签1911年革命新军在汉口阵地上布防抵抗清军的进攻。

时至112年后的今天

这几张幻灯片虽然数量不多

但弥足珍贵

真实反映了武昌首义对中国社会长远的影响

正值武昌建城1800之际

再看百年前真实的影像资料

感受历史的痕迹、城市的变化

犹如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