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LOGO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30日讯(通讯员熊杰 孙慧)30日,全球首个 “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简称P10K)正式对外发布。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旨在绘制万种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组图谱,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原生生物遗传资源数据库。
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单细胞真核生物组成的一大类群,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已描述的物种数超过6万种。原生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原生生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水生所作为我国原生生物学的发源地,在王家楫院士、饶钦止先生、倪达书先生、黎尚豪院士和沈韫芬院士等一代代科学家的带领下,一直引领着我国原生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水生所不仅拥有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原生生物学研究团队,而且建有保藏了2500余种株真核藻类和近600种株原生动物的国家藻类和原生动物种质库(National Culture Collection of Algae and Protozoa),近年来依托原生生物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已完成了500余种原生生物的基因组测序。
据了解,水生所牵头启动的“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是国际上首次针对原生生物界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该计划将依托各发起单位保藏的3000多种株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的种质资源,通过持续的样品采集和宏基因组数据挖掘,在未来3年(2020—2022年)完成约一万种原生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将包括原生生物全部26个门/类,覆盖超过85%的纲、60%的目和30%的科属。
【编辑:蔡婉婷】
请输入验证码